-
#谈天说地#“美容贷”是如何诱惑消费者背上一身债的?
顶 顶 热2021/09/27 13:38:13 发布42030 浏览0 回复0 点赞

帖子:54
精华:28
注册:2016/09/29 18:32:13
IP属地:未知
“先美丽,后买单”“0利息0首付变美丽”,这些充满诱惑的广告,吸引了不少想做医美却囊中羞涩的消费者。
“新华视点”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一些医美机构以低息甚至无息诱骗消费者办理“美容贷”,但实际上有的贷款利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多,有的人变美未成却背了一身债。
“美丽无忧”的宣传下陷阱重重,学生是目标人群
一些医美机构往往用“超低价”的优惠广告吸引顾客:1元钱的小气泡深层清洁、脱毛体验价1元起、9.9元的祛痘套餐……原价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医疗美容服务往往标出“白菜价”,而当消费者走进医美机构时却被推销费用高昂的项目,再进一步推荐“美容贷”。
记者在浙江对多家医美机构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医美项目价格高昂,动辄上万元,几个项目做下来甚至会超过10万元,几乎每家机构都能办理医美项目贷款。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家医疗美容医院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顾客有分期付款的需求,机构肯定会愿意牵线搭桥,帮助求美人士“花明天的钱,圆今天变美的梦”。
这位客服人员称,贷款1万元分12期付款,每个月支付的利息约80元至100元,分期时间越短利息越少。“我们是大医院,合作的都是正规平台。”她说。
记者调查发现,实际上,这样的“美丽”并非无忧。
四川的刘女士被低价医美项目吸引,在一家医美机构办了两年期的“美容贷”,做了“提眉手术+抽脂肪填充全脸”手术后出现两眼不对称等问题。在讨说法的过程中,医美机构不愿赔款,双方多次发生冲突,刘女士一边四处投诉维权,一边还得按月还贷款。
“被诱导办下‘美容贷’,后悔不想做了,却被医院告知要扣5%利息,可以维权吗?”此类求助信息在一些网络平台并不鲜见。
杭州市滨江区公安机关曾处理过一起报案,杭州一医疗美容诊所以“申请美容贷款支付手术费且无须还款”“贷款后有返利”“贷款逾期不计入个人征信”等虚假承诺为诱饵,诱骗多名受害人前往该医院办理贷款做美容。
今年3月,上海一位女士在一家美容机构免费体验美容项目后,被诱导办理了12万元贷款。之后仅做了一次项目,该机构就跑路了。
大学生是医美服务的一个目标消费群体。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按照2017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也就是说不能给无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办理“美容贷”。但在巨大利益驱动下,部分贷款平台违规向学生群体放贷。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通过“借身份”的方式可以给学生贷款,或者直接绕过平台“借私贷”。他还表示,一些平台很乐意借钱给学生做医美,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金融知识不足,很容易被低息、零息的宣传诱惑。“能在学信网查到信息的学生,贷款的利息基本是最高的。学生借钱还不上,可以找家长和学校,他们跑不了。”
当记者以学生身份咨询是否能够顺利获得贷款时,福州一家医美机构的面诊师说:“总会有小贷公司能办出来,这家不行就叫下一家来。”而某小贷公司负责人说:“有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就可以。”
牟利伎俩:宣称低息实为高利,收取各种隐形费用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许多消费者投诉医美机构、消费金融公司隐瞒费用、高额利息、高手续费。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医美机构在宣传分期付款时,往往以低息吸引消费者,实际上利息远远高于国家规定贷款利率。有的平台甚至宣称0利息,实际上会收取各种手续费。一些贷款条件初看起来似乎很合算,但实际操作中,医美机构和金融平台往往以各种名目收取额外费用。
“有的平台向消费者宣传利率3%,如果该利率是月利率,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已经属于高利贷了。”福建谕维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帆介绍,一些平台利用青年群体对金融知识不熟悉不了解的特点,宣传看似低息的月利率,实则已经违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今年初,消费者林女士投诉被某消费金融公司收取了“砍头息”。为了做医美,林女士于2019年7月办理了总额5万元的贷款,共分24期,每个月利息690元。
但是,除了上述利息,林女士发现,办贷人员通过手机端操作,还另外收取了所谓“灵活保障服务费”和“客户服务费”共计2000余元。林女士表示,除了办理贷款之外并未享受到任何服务,而且这两笔费用在纸质合同上未体现。
“这种情况很常见。”福州某医美机构创始人吴兵(化名)表示,金融机构收取的所谓各类服务费用,实际就是放贷前从消费者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钱,通过隐形收费实现高额利润。
很多消费者吐槽被“美容贷”套路的遭遇:有的人本想做个几百元的光子嫩肤,却被推销下单购买几万元的美容项目。当消费者因高价犹豫时,推销员则展开攻势忽悠顾客办理“美容贷”。有的甚至直接拿起顾客手机操作,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贷款。
有消费者投诉,在网上看到某美容店推出9.9元祛痘项目。到店后,店长说需要购买7000元的祛痘套餐才能治好,于是贷款购买了套餐。但一番治疗后发现效果不佳,店长说需要再交11000元买另外的套餐才能根治。
这位消费者表示,当时自己敷着面膜,是由对方拿走手机操作办理的11000元贷款。事后觉得被忽悠了,提出不做治疗退款,却被要求支付30%的手续费。
“美容贷”投诉多,多地重拳整治
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美容美发类投诉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021年上半年16459件,同比增长60%,投诉量位居服务类投诉的第五位。其中一类集中问题就是诱导消费者办理美容网贷,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成本高。
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于2021年6月至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6月初,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发文倡议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要求金融机构不与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客户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
多地开展相关整治行动。浙江银保监局重申监管要求:严禁银行机构与无贷款业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医美贷”业务,严厉打击涉及医疗美容行业“套路贷”的行为;加强对医美行业相关融资的风险管控,审慎把好准入关和贷后管理。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美容贷”,理性评估风险,认清自身经济状况、还款能力。签订网贷合同时,注意审查贷款合同中关于期限、贷款利率、逾期及违约金条款,防止被贷款机构以逾期违约等名目加重还款负担,不让他人代为操作。
相关新闻:
新华时评:求美之心别被“贷”进坑里
新华社福州9月26日电 题:求美之心别被“贷”进坑里
新华社记者庞梦霞
近年来,鼓吹“先美丽,后买单”的医美贷相关产品吸引了部分求美心切却囊中羞涩的青年群体。他们希望通过负债整容实现美丽梦想,殊不知却可能遭遇一系列消费陷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求美之道应理性思考。有整容需求的群体,尤其是青少年们,在求美之路上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部分医美贷产品以低息甚至无息吸引年轻顾客超前消费、超高消费。“0利息0首付变美丽”的广告吸引眼球,背后可能是一系列套路:违规收取各类“保障费”“工本费”等隐形费用、医美机构与贷款平台利益勾兑、话术劝诱……
整形美容是手术,需审慎决定。然而在“睡一觉就变美”“花明天的钱,今天美”等极具煽动性话语的掩盖下,冲动消费频发,手术的风险被缩小甚至忽略。仅今年就有“网红”抽脂离世、演员整形失败鼻尖坏死等事故发生。所谓“小手术”“无风险”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对误导性宣传需加强管理。
青年群体价值观尚未定型、消费观还不成熟,需警惕被容貌焦虑裹挟。有的机构将青年求职、人际交往不顺等个人发展困境简单归因于形象缺陷,制造容貌焦虑。人在青年阶段,一方面想尽快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确实借款能力低,还款能力弱,在发生借贷行为时应当提高警惕,清醒认识到医美贷背后可能存在的“套路贷”“砍头息”陷阱。
爱美是人的天性,对美的追求无可厚非。但美也有很多层次,不该只有“A4腰”“巴掌脸”“筷子腿”等被炒作出的“审美公式”。修身求美的路上,通过整容“改头换面”是一条走不远的路。整容不是万能钥匙,背上贷款押注外貌,是把希望寄托在未知风险上。
青年时期正是奋斗的大好年华。自信不应全维系在形象上,求美不是“任性”抹去缺点,而应该锻造品格,塑造精神,全方位发展培育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昂扬奋斗的样子是最美的。(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黄筱、庞梦霞)
楼主其他帖子
-
谍影重重!一图带你识破身边的间谍#谈天说地#
2021/11/02 13:49:5538171浏览 -
网游新政下的“十一”假期,你家小孩还沉迷游戏吗?#谈天说地#
2021/10/06 18:46:4638875浏览 -
年轻人带动宠物经济蓬勃发展:一沾“宠”字,什么都贵#谈天说地#
2021/09/14 11:17:5642301浏览 -
坐地起价、虚构故障,家政家修行业坑人乱象该管管了#谈天说地#
2021/08/23 22:14:4743076浏览 -
“无人机自主杀人”出现了!我们怕不怕?#谈天说地#
2021/06/02 23:22:2942828浏览
新帖速递
-
汉台区法院审结一起企业法定代表人卸任“涤除登记”案件#以案说法#
2025/04/16 20:56:24 -
经营场所意外摔倒,谁来担责?#以案说法#
2025/03/12 16:54:28 -
41岁独身女子病逝,叔姑舅姨9人争遗产,400余万房产收归国家#以案说法#
2025/02/26 23:40:25 -
勉县法院依法判决一起充电桩安装纠纷#以案说法#
2025/02/12 14:58:03 -
离婚后房子归谁?最新司法规定来了!#以案说法#
2025/01/17 13:11:47 -
购买人以所购房屋内曾有人过世为由要求退房,能否支持?#以案说法#
2025/01/05 14:55:55
精华好贴
-
离婚后房子归谁?最新司法规定来了!#以案说法#
2025/01/17 13:11:47 -
新冠抗体"保护期"快到了,需再接种疫苗吗?#健康之家#
2023/04/18 12:21:40 -
疫情期间,怎么吃更科学?专家给您十条膳食建议!#健康之家#
2022/12/23 21:34:20 -
可收藏!隔离必备物品清单~#谈天说地#
2022/10/24 23:16:35 -
被告知为密接后,我该怎么做?#谈天说地#
2022/10/20 22:30:31 -
速收藏!24小时防疫攻略来了#健康之家#
2022/10/20 2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