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警惕!这些骗局正在瞄准你的父母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中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警惕!这些骗局正在瞄准你的父母

转载 0916u.com2022/07/14 23:01:27 发布 来源:群众新闻网 作者: 140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8.7%,养老服务所衍生的产业已然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老年人群体对互联网的愈发熟悉,以“养老服务”“投资养老”等名义的诈骗“盯”上了这部分能自如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群体,骗子们通过各种聊天软件、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瞄准了老年人的钱袋子。本期的“民声”小剧场围绕常见的老年人诈骗套路,通过演绎进行宣传,让老年人群体及其子女了解这些骗子的手段,从而规避风险。

此外,小编梳理了几类诈骗类型,提醒广大老年人切勿上当受骗:

骗局一:保健品骗局

一些企业采取产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骗局二:“以房养老”骗局

以“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销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骗局三:冒充亲朋好友的骗局

有些骗子利用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功能的不了解,用AI虚拟合成功能,伪装成老年人的子女、医护人员或者“热心人”与老年人联系,告知老年人其子女急需用钱,要求老人转账到特定账户,以此骗取老年人的钱财。这种骗局利用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不熟悉和对子女的关心,致使老年人上当受骗。

骗局四:“投资返利”骗局

近些年,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

骗局五:冒充公检法人员的骗局

骗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或者法院的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和担心“官司缠身”的恐慌心理,让老年人配合其所谓的“工作”,缴纳一部分保证金或将自己的钱转移到指定的“安全账户”。

骗局六:“中奖”骗局

骗子总是以各种“年会”“公司周年庆”“幸运会员”等方式,让老年人相信自己是“幸运者”,或者以免费送老年人礼物,让老年人缴个人所得税等理由,诱骗老年人转账到指定账户。

骗局七:谎称代办社保的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防范老年人诈骗的发生,不仅需要老年人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与此同时,子女也应尽到应尽的责任,常回家看看,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他们的一些异常情况,从而更好地规避老年人群体被骗的风险。


已有0人点赞

900x30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