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7月20日,陕西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公告发布,汉中多人上榜,看看都是谁荣誉上榜。
其中,汉中市8人光荣上榜,他们分别是↓↓↓
【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郭荣强 刘宪郧
【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陈卫峰
【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杨培格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李 娜 温 伟 王小琴
【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冯紫萱
候选人简要事迹
郭荣强,男,1975年7月生,勉县汉水人家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
他于2005年组织成立汉水人家公益志愿者协会。从事公益事业十七年来,始终奉行“公益连接你我他,生命非凡助大家”的工作理念。郭荣强在2015年至2021年间发起的公益项目“爱呀·爱牙”山区儿童护牙公益行、“青春扶贫”中蜂产业扶贫计划、勉县“百社百村”脱贫攻坚帮扶计划、困境儿童温暖包计划等公益项目总投入达到300万元,勉县所有贫困村受益。项目先后荣获2019年、2020年“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2021年“汉中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至2022年间他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和勉县“8.21”抗洪救灾,先后向疫情防控点和受灾群众捐赠价值70万元物资。
郭荣强的公益慈善事迹曾被《人民日报》《瞭望周刊》《中国网》《中华网》等媒体报道。2016年至2020年间郭荣强发起的脱贫攻坚扶贫项目及活动,先后入选《陕西省社会组织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和 《汉中市社会组织精准扶贫典型案例》。曾获“陕西好人”“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陕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陕西省脱贫攻坚奋斗人物奖” “陕西省委统战部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刘宪郧,男,1963年2月生,洋县税务局干部。
家有多病老人,妻子下岗多年,参加工作近30年来,他常急群众之所急,助群众之所需,帮群众之所忙。他在清理零散税途中冒雨帮农户收割小麦;他给无钱乘车的老大娘车票;在街道、县城劝阻打架闹事;帮背驮重物的老大爷把重物送回家。他在户外运动会中,帮助一位七十多岁的残疾老大爷,担起一担柴禾走了近3里路,把老大爷送回了家。他连续8年资助两个贫困学生考上了大学。他坚持无偿献血11年,为了保证自己血液的健康纯净,他天天坚持早晚锻炼身体,从不吸烟喝酒,累计献血10000多ml。
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身边的亲友和同事陆陆续续20余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感动陕西国税人物”、三等功、陕西好人等荣誉。
陈卫峰,男,1976年9月生,中共党员,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人民政府武装干部。
2020年6月16日下午,南郑区新集镇河湾村有一老人从河湾大桥掉进濂水河中,得知险情后,陈卫峰同河湾村村干部一同沿河寻找了600多米,突然看见河中央若隐若现仰面漂浮着一个人,他几次尝试用长竹竿将落水老人勾回岸边,但由于距离太远始终无法够及落水老人。危急时刻,陈卫峰纵身一跃跳进水中,径直向落水老人游去。老人所处的位置离岸边大约20余米,这看起来近在咫尺的距离让他费尽了力气才游到老人跟前。
他将老人的头抬出水面,一边用手托着头部,一边尝试把老人推上岸,几番尝试都失败了,在情况万分紧急的时候,一股浪流把他和落水老人一同冲到了河中央凸起的浅滩处。稍作停顿后,他重新调整了体位,使出全身力气拽着老人一点一点向岸边游去……二十分钟后,在其他镇村干部的协助下,成功将落水老人救起,挽救了一个生命,彰显了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性光辉。曾获“中国好人”“陕西好人”“汉中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杨培格,男,1967年5月生,中共党员,汉中市板桥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
30多年来,他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为确保工程质量,他常与工人一起在工地上同吃同住,先后组织完成了20余项全县重点工程。他对员工有诺必践,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对员工关怀备至,谁有困难,都会尽力帮助。对困难群众,他更是极尽所能,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带领乡亲共同发展产业。
近年来,公司解决30余名贫困户、13名退伍军人就业,帮助20余个家庭实现了脱贫摘帽,先后捐款近100万元,用于修路、通水、通电等社会公益事业。曾获“汉中市道德模范”称号。
李娜,女,1990年2月生,中共党员,汉中市南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2020年2月2日,带着家人和同事的不舍与牵挂,作为汉中市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李娜走在驰援抗疫最前线。在武汉工作的65天,她所在的陕西二队支援重症及危重症定点医院之一的协和医院西院,整建制接管7楼西病区的救治工作和9楼西的护理工作,她每天穿着沉重的防护服和尿不湿,不吃不喝连续工作超过8小时,每个班负责9个重危患者的救护。同时还承担了喂药、打水、端饭、倒垃圾等护工工作,几乎没有一刻空闲。
在支援的65天时间里,李娜所工作病区共护理患者280名,收治危重患者113名,治愈出院、症状转轻转出104名,达到了病区患者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要求。也创造了陕西在武汉时间最长、进舱时间最长、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最多的战绩。
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美医务工作者”等荣誉。
温伟,男,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控制系统与装置修理工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和参与了公司多项重点科研项目的研制工作,在各项科研工作中负责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十多年共参与科研技改项目40余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共23项,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章。大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在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目前部分科研成果已产品化,完全替代外方核心自控技术,一举打破自控系统设备及备件长期完全依赖于从外方进口的限制。部分科研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达到先进水平,直接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温伟具有很强的软件设计能力,精通软件逆向分析工程,在网络及工业控制领域具有丰富的编程经验,在铀浓缩生产线自控系统各类软件故障处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是陕铀公司科研创新及系统检修的“计算机专家”。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陕西省首席技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杰出青年”“中核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等荣誉。
王小琴,女,1978年2月生,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出生在火石子村的王小琴,8岁就拿起绣针跟妈妈学习刺绣。为不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失传,为能让家乡贫困姐妹用羌绣致富,她踏上了羌绣的传承之路。为“抢救”羌绣,她花了四年多时间,跋山涉水,几乎跑遍了宁强境内秦岭巴山深处的每一座村寨,收集各类与羌绣相关的老物件和传统图案,向每一位老手艺人虚心请教,掌握了多种即将失传的经典刺绣技艺。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她的刺绣技法已炉火纯青,制作的“2008奥运会”会标及“2022冬奥会”会标等7幅作品,被国家奥运体育馆永久收藏。她注册“羌州绣娘”商标,北上南下,走遍各大城市宣传推介羌绣制品,逐步打响了宁强羌绣品牌,挖掘热爱刺绣的爱好者,相继成立了10个传习基地、3个社区工厂、6个羌绣专业合作社,培训绣娘6000余人,带动1000余名妇女灵活就业。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
冯紫萱,女,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计量检验中心职工。
2015年9月,冯紫萱婆婆骑摩托车带公公去渭南医脚,不幸与一辆重型货车发生碰撞,造成公公高位截瘫,以及身体多处骨折,经评定为一级伤残;造成婆婆颅脑损伤,左锁骨骨折活动受限,经评定为十级伤残。两位老人在医院医治长达四个多月,花费约二十五万元,医治费用皆为夫妻二人借贷,为了不拖累冯紫萱,她的丈夫曾萌生离婚的念头。但是冯紫萱决定用自己的爱挽救这个家庭,勇敢面对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不退缩、不逃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公公婆婆的责任。为更方便地照顾两位老人和孩子,她把出院后的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每日的吃喝拉撒都是她一人操劳。
她用无私的爱托起了家人的希望,让风雨飘摇的家庭重拾欢声笑语。曾获“中国好人”“陕西好人”“陕西省冶金科学技术奖”等荣誉。来源:文明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