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2023年1月1日-2月5日,汉中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181起, 群众损失1860.5万元,市反诈中心劝阻群众28153人次,劝阻资金363.9万元。
高发类诈骗案件分析
受前期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加大,生产生活加速向网上转移。资金短缺的网民,被贷款诈骗;找不到工作的网民,被兼职刷单诈骗;经常网购的网民,被冒充客服和虚假购物诈骗;有投资意愿的网民,被引诱参与虚假投资理财和网络赌博,还有冒充公检法实施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诈骗金额大,危害突出。
诈骗手法
1、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诈骗分子一般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工具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代办信用卡的广告信息,后冒充银行、贷款公司、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联系被害人,获取被害人信息,以收取手续费、交纳年息、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或者以检验还款能力、刷流水、调整利率、降息、提高信誉等方式,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还有的犯罪嫌疑人通过上述方式,以骗取被害人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的方式,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2023年1月18日,汉中市祝先生因需要资金周转在手机短信中看到“微粒贷”手机软件贷款链接,点击该链接后成功申请了贷款但未到账,联系该软件客服后被告知需要交纳解冻资金才能贷款,祝先生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20000元后发现被骗。
2、刷单返利类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短信、抖音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犯罪嫌疑人利用话术诱骗被害人,在其提供的链接或者APP上进行购物付款操作,并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一般在刷单过程中,被害人刷第一单时,犯罪嫌疑人会小额返利让被害人尝到甜头,当被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嫌疑人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典型案例:2023年1月8日,汉中黄女士被人拉进一微信群中抢红包,后在别人的指引下下载了一款名为橙视传媒的app,在该软件客服的指导下,其开始在网页平台“大光明影视城”购买电影票刷单做任务,刚开始充值几十元刷单做完任务后获利190余元并成功提现,2023年1月9日黄女士陆续以手机银行转账和数字人民币钱包转账的形式,在该平台充值刷单八次,共计充值21629元,其再次提现时被告知需再做5组任务才能提现,黄女士遂发现上当受骗,共计损失21629元。
3、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犯罪
嫌疑人首先通过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陌陌、抖音、 soul 等)、资讯类软件(今日头条等)、网页、短信上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等投资理财的信息。与被害人取得联系后,往往冒充金融公司理财顾问或机构工作人员,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入“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直播课、导师推荐等多种方式,以有内幕消息、掌握漏洞、回报丰厚等骗取信任后,诱导被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投资理财网站、APP 上投资,初步小额投资试水,可以获得返利。当被害人加大投入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与对方交涉时,发现被拉黑或者投资理财网站、APP 无法登陆。
典型案例:2023年1月9日中午,汉中盛先生收到一条彩信,彩信内容是“爱钱进”平台响应国家号召,开始给部分投资者开放退款通道。于是盛先生根据彩信提示加入了一个QQ群,开始进行退款操作。对方让盛先生登录一个网址进行注册,盛先生注册之后,客服又提示盛先生,根据其投资额,公司在计算税费之后,需要其先交兑冲金额43393元才能提现。盛先生先后转账216965元,对方仍然要求其继续转账。盛先生在借钱的过程中,意识到对方是骗子,遂报警。
汉中公安提醒
1.凡是“不要求资质”,且放款前要先交费的网贷平台,都是诈骗!
2.凡是刷单,都是诈骗!
3.凡是通过网络交友,诱导你进行投资或赌博的,都是诈骗!
4.凡是网上购物遇到自称客服说要退款,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5.凡是自称“领导”“熟人”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公检法”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7.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O拉你入群,让你下载APP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的,都是诈骗!
8.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让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9.凡是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的”,都是诈骗!
10.凡是非官方买卖游戏装备或者游戏币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