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熊猫文化旅游节展现非遗风采,洋县木偶戏让人一饱眼福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中资讯网 / 汉中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大熊猫文化旅游节展现非遗风采,洋县木偶戏让人一饱眼福

转载 0916u.com2019/08/06 15:24:31 发布 来源:二三里资讯 作者:吴燕峰 975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好多年没有看到这种演出了,我和母亲都很开心!”7月31日,作为2019·佛坪第十届秦岭大熊猫文化旅游节分项活动之一,老街路演活动在佛坪县百年老街开演,由洋县木偶剧团表演的杖头木偶戏吸引了各地游客和当地群众观看,西安游客杨健全带着81岁的老母亲来到佛坪县旅游,也有幸一饱眼福,感慨地重拾乡愁。

群众观看杖头木偶戏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吴燕峰摄.jpg

(群众观看杖头木偶戏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吴燕峰摄)

当天下午,人们就早早坐在用钢架和一人多高的布幔围搭的戏台前等待,身着戏服的木偶和扮戏的行头、道具,也让孩子们好奇地围观。

艺人们在布幔后表演 吴燕峰摄.jpg

(艺人们在布幔后表演 吴燕峰摄)

艺人们在布幔后操纵木偶唱念做打  吴燕峰摄.jpg

(艺人们在布幔后操纵木偶唱念做打 吴燕峰摄)

在激昂的锣鼓声中,扮成青衣、小生、武将、官员等的木偶依次上场,在布幔上方或进退,或打斗,或甩水袖,或抖帽翅,或担水换肩,或吹胡子、喷火,唱念做打、浑然一体;布幔后面,艺人们高举木偶或站立不动,或疾步快走,或翻转腾挪,一边熟练地操纵木偶表演,一边唱着秦腔,乐师们有板有眼地敲打锣鼓家什,忙而不乱、配合默契,精妙逼真地表演《薛丁山征西》、《相公卖水》等曲目;台前的观众不时叫好、鼓掌,孩子们更是目不转睛地观看。

木偶戏人物  吴燕峰摄.jpg

(木偶戏人物 吴燕峰摄)

“杖头木偶戏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文化物质遗产了,能给大家表演,我们很高兴!”洋县木偶剧团团长叶文卫说。叶文卫今年53岁,已有40年艺龄,演技精湛,《相公卖水》中表演木偶担水等是他的绝活。

叶文卫表演拿手绝活 吴燕峰摄 ..jpg

(叶文卫表演拿手绝活 吴燕峰摄)

叶文卫表演拿手绝活 吴燕峰摄.jpg

(叶文卫表演拿手绝活 吴燕峰摄)

他告诉笔者,洋县木偶戏从唱腔上分为汉调桄桄、秦腔,从道具表演操纵形式上分为暗杆木偶、明杆木偶,洋县杖头木偶戏从元末明初萌芽至今,已有600年历史了,前些年戏剧徘徊、滑坡最严峻的时候,在县政府关怀下,剧团也没有散伙,一直坚持到现在。

目前剧团有20多人,基本都是象他一样干了几十年的老艺人,能表演20多个剧本,这些年他们在全国各地演出,最多一年表演200多场,还到北京等地参加中华艺术节、古文化节等活动,2011年6月,在贵州举行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比赛中,洋县杖头木偶戏绝活夺得大赛金奖,这次是他们继去年之后,第二次应佛坪邀请助力熊猫节演出。

乐师人们演奏锣鼓  吴燕峰摄.jpg

(乐师人们演奏锣鼓 吴燕峰摄)

言谈之中,叶文卫、杨新枝等老艺人也表达了希望能有年轻人学习、传承非遗文化的愿望。

精妙逼真的杖头木偶戏表演 吴燕峰摄.jpg

(精妙逼真的杖头木偶戏表演 吴燕峰摄)

据悉,从2010年开始,佛坪县就依托自然山水、绿色中药、珍稀动植物、生态人文等优势旅游资源,坚持举办秦岭大熊猫旅游节暨音乐节,至2019年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并更名为“秦岭大熊猫文化旅游节”。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看  吴燕峰摄.jpg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看 吴燕峰摄)

在每届活动中,都安排有舞狮、彩船、秧歌、秦腔、地蹦子、木偶戏、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原生态文化、非遗文化艺术表演,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本届活动中,在老街持续上演的杖头木偶戏、皮影戏等,又让群众和游客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通讯员 吴燕峰


已有0人点赞

900x30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