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乡村治理有关情况。记者获悉,今年,陕西省将认定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16个,总结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到2022年前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陕西紧紧围绕治理有效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紧盯三年为期目标推动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配合省扫黑办和公安机关,打掉农村涉黑组织23个、恶势力团伙183个,农民群众拍手称快;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6.8万余人次,检查企业4.6万余家次,行业秩序有效规范。
面对新冠疫情和春耕备耕严峻形势,我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夏季百日行动和农药、“瘦肉精”、生鲜乳等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61547人次,检查企业43685家次,查处问题1851起。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去年,我省凤县等5县(区),武功县武功镇等3镇,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等31村,经中央农办等部门审定,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和示范镇村。
今年,我省还将认定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16个、示范镇13个、示范村54个。在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的过程中,已征集典型案例151个,包括农村基层党建、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和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等方面。
自治、法治、德治是乡村治理的不同治理方式,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三者互为一体,有机衔接。近两年,我省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持续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常态化长效化。
开展换届“回头看”,全省16047个村(社区)实现“一肩挑”,占比达到94.3%,乡村“两委”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不断增强。组织开展村规民约集中清理和修订工作,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法律法规、体现地方特色的村规民约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全省107个县(区)发挥“爱系列”客户端、基层农村14400多个大喇叭宣传宣讲作用,组织“文化进万家”等文艺活动,建设“村史馆”“乡村博物馆”等文化阵地,繁荣发展乡土文化,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目前,全省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定期举办乡村普法宣传和乡村“两委”干部专题法治教育班,引导农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今后,我省还将扶持一批省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村,总结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验,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到2022年前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记者 闫珅)